2012年9月2日...Day 2,武漢天氣:陰有雨
不好情況發生了,就是天氣開始有點不穩定...這是旅遊的大忌啊
從路面上的積水便知,昨晚有下過雨,氣溫也明顯的變得比較涼
當下心中只能暗暗祈禱不要再下雨了
早餐(當下大約八點多了...)就在酒店旁一間早餐店解決
那間店看起來的感覺,就像是菜市場中的麵店
來一碗武漢傳統的「熱乾麵」吧!不知為何要加個“熱“字?難道還有冷乾麵??
總之上來的就像這樣一晚乾麵,大約2元RMB
味道比較偏酸,酸鹹辣再加上芝麻醬的濃淳香味就是這碗熱乾麵了
這碗是.....「豆皮」...說實在的這蛋皮+飯的的東西,為何叫做豆皮...實在不解
這個味道就十分清淡了,感覺上更適合當做早餐,不過,我不太愛這味就是了
吃完早餐就上武漢街道到處逛逛...
逛街嘛...也就是這樣...沒趣的就當看風景了
在大樓後方,其實還是有很多老房宅院
新樓與老宅院間往往也就只隔一條街
中午~就來到一間餐館吃湘菜,這頓有金主出錢(想想幾乎每頓都有金主)
前前後後大約七道菜加一些水酒400RMB,湘菜大多也是酸辣為主
這道菜的酸辣鹹的程度就相當重,這是超級下飯菜啊....!
這道肉倒是出奇的比較偏甜些...
這些魯肉也下了功夫去油,吃起來是不油不膩
這道菜...越吃越好吃,不辣而帶有淡淡的醋香
鎮江醋帶有淡淡穀物發酵的泥土香,厚實且溫淳,台灣買到的鎮江醋實在比不上
藏在背後溫淳的醋香,是這道菜最好吃的地方
這道就是下酒菜~牛蛙,牛蛙類的菜色這邊倒是不少見
這道有點像三杯的感覺,又更加鹹辣,牛蛙的肉質也是嫩Q嫩Q
吃吃午飯後,就是前往歷史文學中頂頂有名的「黃鶴樓」
黃鶴樓在武昌區,從漢陽區前往武昌區需要經過長江大橋
長江大橋有行車限制,今日限車牌尾數單號通行,尾數雙數的車就不能通過
所以要坐計程車得找對車,而且還要司機願意載過橋,一路碰壁下...
最後,只好坐公車~一人一塊錢的車資,終於才來到了黃鶴樓
想進去就要花門票了...成人80元...
老實說,真有被搶的感覺...,就當緬懷古人情懷的代價吧
看著看著...有種過於現代整修過的感覺
若要說是修飾維護,感覺也太過頭了
這座樓,在十年前進行過整修的
跟原本的樣貌到底差多少,也就不得知了
最特別的應該就這種屋角的設計,層層相疊的感覺,霎是壯觀
在後面還有一座鐘樓,鐘樓的感覺還真的特別不一樣
跟黃鶴樓的感覺...好像不太協調
這樓弔著一頂千年吉祥鐘
這座鐘好像也是後來才弄的,原本哪座鐘並不在這
這好像是給人祈福,就是花點錢就幫你敲敲鐘
實際是怎麼一回事,就不是很清楚,倒是進來的時候有聽到鐘聲傳來
這...故人西辭黃鶴樓的情境重現...這也太瞎了吧 ==
整個真的給他過度修飾,跟雷峰塔是差不多一個模式
一路碰上樓頂...真的會給它腿軟,這麼累也難怪故人要西辭去
其實,樓中也有電梯可以使用,不過只限於70歲以上、行動不便者
累歸類,頂上的景色可是不錯的,可惜當天氣候不穩,能見度有限
眼前的就是長江,橫跨長江的就是「武漢長江大橋」,對面就是漢陽區
離開了黃鶴樓,便來到漢口區,這裡是「漢口江灘」
簡單的說這邊是長江的江邊,這裡設置了供民眾休憩的公園地
這一帶在滿清時期曾經是英國的租借地
所以這裡的建築風格跟上海的外灘很雷同,都是文藝復興式樣
既然來了就要來摸摸長江水
雖說是江邊,江水卻像海浪般一波波的打上岸上
這裡來來往往的船隻很多,貨輪、輪渡、漁船...都可以看到
沿著長江河畔,設置的漢口江灘公園
這裡就是看看江水散散步,因為一直有風在吹拂,所以也有很多人在這放風箏
離江灘不遠處,稍微走個幾步路就來到「江漢關」
這是武漢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這是當時英國根據天津條約設置在漢口的海關
在江漢關旁的就是「江漢路步行街」
原本據說這裡是攤販林立,現在似乎被當地城管給清光了
上方是古樸的民宅,下方是時尚現代的商店
兩種不協調的風格的混搭,倒也構成一幅有趣的畫面
今天的晚餐是到遠親家中,那吃的可就真的是道地家常菜了
最後到當地的家樂福採購一些遠征口糧,因為第三天將要進行有生以來最壯大的長途通車
最後,就用路邊的烤肉串來做的結束
這是路邊那種不起眼的小攤販買的,基本上,來這裡就是要找新疆人的小販買羊肉串吃
碳香與孜然味的結合,再搭配嚼勁中帶有Q嫩的口感,一串2元RMB絕對值得
後來看到的肉串店鋪,這是跟剛剛新疆口味就不一樣了
比較接近第一天吃到的燒烤那種,鹹辣的武漢風味
這一串足足有剛剛羊肉串四倍的份量,有台灣一般肉串的兩倍多
上面沾滿了醬料與調味粉,是屬於鹹辣的重口味,一串4元RMB
Day2的最後,就在突然來的小雨中結束
明天第三天,將要開始一路前往杭州...所以,早點睡吧
Day2 END